
移山倒海成语解析
移山倒海,作为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,源自于古代文学作品。出自明代许仲琳所著的《封神演义》,其中记载了善能移山、惯能撒豆成兵的故事,形象地展现了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。
移山倒海的来源 移山倒海成语出自明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6回:"善能移山倒海,惯能撒豆成兵。"该典故生动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敢于突破自我、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。
移山倒海的寓意 "移山倒海"意指通过不懈努力克服困难、改变局面。它不仅传达了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,更隐喻着面对挑战时应有的坚韧不拔和气魄。
移山倒海成语简拼:YSDH 移山倒海 成语注音:一撇、四声、一捺、一平 成语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意义描述:形容改造自然的气魄
移山倒海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:倒,不能读作“dào”。 成语辨形:移,不能写作“易”。 成语辨析:移山倒海与"愚公移山",两者都具有"不怕困难"的意思。但"愚公移山"强调坚持不懈的毅力,而"移山倒海"则注重力量和气魄的展现。
近义词:天旋地转、排山倒海、天崩地裂 反义词:和风细雨、温文尔雅
成语例子: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移山倒海的气魄,才不会被困难吓倒。 英文翻译:Transform nature by removing mountains and draining seas
推荐阅读
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(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500字)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